1. 基本概念
事件委托,简单的来说,就是把一个元素的响应事件的函数委托到另一个元素。一般来讲,会把一个或者一组元素的事件委托到它的父层或者更外层元素上,真正绑定事件的是外层元素,当事件响应到需要绑定的元素上时,会通过事件冒泡机制从而触发它的外层元素的绑定事件上,然后在外层元素上去执行函数。
前面提到 DOM 中事件委托的实现是利用事件冒泡的机制,那么事件冒泡是什么呢?
2. 事件传播
事件的传播分为三个阶段:捕获阶段、目标阶段、冒泡阶段。
捕获阶段 —— 从window,document 和根元素开始,事件向下扩散至目标元素的祖先
目标阶段 —— 事件在用户单击的元素上触发
冒泡阶段 —— 最后,事件冒泡通过目标元素的祖先,一直到根元素 document 和 window。
由addEventListener(ev, fn, useCapture = false)第三个参数控制,当useCapture为true,表示该事件在捕获阶段触发,当useCapture为false,表示该事件在冒泡阶段触发。
3. 事件委托的好处
- 减少内存消耗
试想一下,如果我们有一个列表,列表之中有大量的列表项,我们需要在点击列表项的时候响应一个事件。如果给每个列表项一一都绑定一个函数,那对于内存消耗是非常大的,效率上需要消耗很多性能。因此,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个点击事件绑定到他的父层,然后在执行事件的时候再去匹配判断目标元素。所以事件委托可以减少大量的内存消耗,节约效率。
- 动态绑定事件
比如上述的例子中列表项就几个,我们给每个列表项都绑定了事件。在很多时候,我们需要通过 AJAX 或者用户操作动态的增加或者去除列表项元素,那么在每一次改变的时候都需要重新给新增的元素绑定事件,给即将删去的元素解绑事件。如果用了事件委托就没有这种麻烦了,因为事件是绑定在父层的,和目标元素的增减是没有关系的,执行到目标元素是在真正响应执行事件函数的过程中去匹配的。所以使用事件在动态绑定事件的情况下是可以减少很多重复工作的。
// 在ajax请求操作渲染元素之类的处理后 使用常规的click()事件无法选中动态渲染的元素,此时应使用事件委托:
// 例如ul的子元素li是由动态渲染的
$('ul').on('click','li',function (e) {
// 操作li
})